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铜鼓县财政局将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传统预算管理惯性,以“零”为起点重构财政资源配置逻辑。近日,该局通过局班子定框架、牵头股室拟方案、骨干研讨聚智慧的方式,全面拉开改革攻坚序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财政动能。
一、班子领航:擘画改革“四梁八柱”
铜鼓县财政局领导班子以“打破基数依赖,重塑预算基因”为指导理念,敲定改革核心框架,紧扣“紧日子、分类保、绩效优”三条主线部署改革任务。提出构建“1+4”改革体系:达成进一步破除支出固化、提高资金效益的目标;打造包括基本保障类、政策导向类、部门履职类、发展规划类在内的4级分类保障体系。本年度已经实现清退20个无效、低效或一次性到期项目,减支1157.73万元。下一步,铜鼓财政将在局党组指导下,向着进一步破除支出固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毅然前行。
二、预算攻坚:鏖战勾勒“铜鼓方案”
作为此次改革的牵头股室,预算股本着“哪怕白加黑,也得保证方案见真章!”的决心,将班子会确定的框架转化为具象化行动:一是明确“三步走”清理政策、建标准、强评审,同步成立零基预算改革专班,为改革注入强引擎。二是建立大事要事清单竞争、绩效结果硬挂钩、支出标准动态调整的“N项机制”。三是创新“三色预警”机制,对绩效差的项目亮红灯,直接取消;对执行率小于30%的项目亮黄灯,在来年预算安排中压减20%;对涉及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专项亮绿灯,优先保障,确保每一分钱都要带着绩效“身份证”上岗。2025年2-4月,铜鼓县对1461个项目开展了单位自评,对280个项目开展了部门评价,规模空前。
三、骨干论剑:集智碰撞“改革火花”
零基改革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局“大合唱”--铜鼓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唐江。6月13日,全局召开的专题研讨会火药味十足,与会职工聚焦财政保障漏洞、支出政策时效、项目实施效益、财会监督范围、大事要事清单建立等焦点进行讨论,最终完善形成零基预算改革相应方案,并提出了时间节点、审核流程、保障机制三大实施细则。方案明确了2025年6-12月的分阶段任务;细化“部门自审-财政初审-政府评审-县委复审-人大审批”五级审核链条;建立“定期调度、责任追究、协同联动”三项保障机制,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压减1%-5%经常性项目预算。
从顶层设计到全局骨干的智慧碰撞,铜鼓县财政局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正以“绣花功夫”臻于完善。随着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启动,铜鼓财政将以零基预算改革为契机,推动财政管理从“收支平衡”向“质效并重”跨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资金保障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