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西粮仓袁州大地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正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袁州区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连续多年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项目更获省级三等奖。一幅"田成方、渠相连、旱涝保收"的现代农业画卷在丘陵山区加速铺展。
一、财政投入精准发力,建设规模持续突破
资金规模跨越增长:2022-2025年累计投入超4.5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投资达1.29亿元(含国债项目2万亩),2025年新下达项目获中央资金7269万元,财政保障力度持续加强。
建设成效量质齐升:截至2025年,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率达70.36%(水田建成率79.25%),丘陵山区"碎片田"加速蜕变为"优质田"。
项目推进高效有序:2024年国债项目率先竣工,2025年预下达0.8万亩任务已完成主体工程,新下达1.83万亩项目进入设计阶段。
二、资金效能深度释放,综合效益加速显现
财政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三农"发展动能:
耕地质量三级跳:通过土地平整、灌排系统升级与土壤培肥,2022-2024年高标准农田地力等级从8.1级跃升至7.6级,平均提升0.5个等级,粮食产能根基持续夯实。
生产成本双下降:集中连片农田改善了耕作条件,大幅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耕作成本大大降低。规模经营带动土地流转费从100-200元/亩跃升至300-500元/亩,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长。
产业链条再升级:依托高标准农田建成区,打造"宜春大米"区域品牌,全力打造优质粮油基地和绿色水稻原料生产基地,培育种粮大户537户,粮食产业化步入快车道。
三、管理创新筑牢根基,阳光工程惠泽于民
创新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规划设计接地气:制定《勘测设计基本原则》,针对丘陵地貌创新"山区一灌一排、平川两灌一排"模式。推行设计方案"三进三出"公示制,召开村民意见征求会3场,群众参与度达95%。
建管机制全闭环:建立"设计-施工-监理-审计"四方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全程跟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全省排名从中等偏下水平跃升为全省前列。
丘陵攻坚破难题:针对全区50亩以下零散田块占比高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示范带动,有序完成了16个乡镇整乡镇推进建设,克服了以往面积落实困难、土地平整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新增耕地建设面积。
当财政资金化作田间纵横的智能灌渠、平整宽阔的机耕道,每寸土地的升级都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落地,每笔资金的效能都转化为农民鼓起的钱袋子,这既是财政支农的初心答卷,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底色。
中福在线连环夺宝_万博彩票app:袁州区财政局 黄雪梅